我的外部記憶區

2007年6月11日星期一

韓國人發明了豆漿?

這是"我國古已有之"的心態。曾經,中國人面對西方的新發明,都是我國古人的發明。勿論發明的是誰,雖古已有之,但沒有發揚,都不算甚麼。

以豆漿為例,如果真是韓國人發明,但現在韓國都沒有甚麼地方可喝得到;但在中國,差不多到處都可以買到;在香港,甚麼朱古力豆漿,芝麻豆漿,要甚麼有甚麼。如果真是韓國人發明,那就辜負了"發明者"的稱謂。

其實,中韓文化交流,已是很久的日子。正如中國文化乃是大中華各地的文化大整合。中、韓可謂互相影響。韓國人近年尋根的熱潮,在很多地方都展現出來。他們都努力尋回自己的歷史,但發現獨立的地位不強。在沒有時間研究下(我用 Google 搜索豆漿的事,大部分都是同一個來源,都說韓國人盜了中國的發明),不能尋根問底了。

韓國人的尋根熱,是值得香港人反思的。香港歷史的見證,一個一個的被毀,不是那味兒…

如果說日、韓的文化(特別是次文化)沒有改變我們的生活形態,就是忽略了很多生活的點滴。無論電視、電影、商店、家居、甚至平日所用的語言,都深受日、韓文化影響,不是"我港古已有之"。香港文化的可貴正在此!

Reference: 空中的人形醫生-豆漿是韓國發明的?

2007年6月7日星期四

事奉

有人話事奉是一個重擔

為神工作,為甚麼是重擔?會否因為自己貪心,神給你的是"一千銀子"的工作,但你因為自己貪心而去賺"五千銀子"?欲望(包括貪心)是人的本性。不只是貪錢才叫貪心,貪食、貪玩、貪"事奉",也是貪心。你的欲望在甚麼東西,就會享受其中。如果"沉迷"了,自己覺得是重擔,是否做得過份了?這與有些人沉迷電玩有何分別?

有人話事奉影響自己的家庭或工作

難道家庭及工作不是你的事奉?如果敎會的事奉是比較高等的,家庭及工作的事奉是低一等的,根據"善用資源"原則,必然影響家庭或工作。有些人可以在敎會事奉,而家庭以至生活、朋友,都可以不理。這就反映了他的"事奉價值觀",與前者只是程度上的差異。如果覺得虧欠了家人,這是一個警號,是時候想想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生活的定位。會"身不由己"嗎?還是自已的"貪心"作祟?

有人話離開敎會因為要離開神

看見一些朋友離開敎會,他們大多不是因為不相信神,而是對敎會的失望。有人會問,你為甚麼不在敎會 voice out?可惜,他們 voice out 之後會有甚麼反應?"你想得太多了",又不在其位,voice out 之後就變成 no say。他們不去跟隨敎會的"遊戲規則",怎可以有 say 呢?他們往往是對信仰及敎會的關係深切反省,火熱的心無情的冷水澆灌。可喜的是,他們會對神、對生命,有著深刻的關係。我不會說離開敎會的都是這麼想,但我眼見的例子多的是。敎會一向的態度,就是"離開敎會因為要離開神",但從來沒有自省。灰心的人沒有了立足之處了。

耶穌來到上成就救恩,就是叫人從罪中得釋放。甚麼重擔、枷鎖,在主面前,坦誠擺上吧!

2007年6月4日星期一

別亂用我的 Wifi

一個好有趣的 trick,只用 Linux 的 IPTable 及 proxy server,就可以教訓亂用你的 Wifi 的人。

My neighbors are stealing my wireless internet access. I could encrypt it or alternately I could have fun.
Link: Upside-Down-Ternet

Google Map 街景的工程車金龜版


香港會有 Immersive Media 的工程車為我們的街道拍照嗎?

有些人會擔心它在街上不斷拍照會侵犯私隠…我不會太擔心…
大家看見它時記得向它揮手啦!



Source
Immersive Media 工程車金龜版 - Engadget 癮科技

2007年6月3日星期日

Cat Camera


又一 nice hack,由 Juergen Perthold 創作一個貓用相機 (photo captured from Hack A Day)
一定要看看 Mr. Lee (一隻貓)的作品,有一些相片拍得不錯。

還有一位貓 Fritz 的作品,它們是否用同一型號相機?

2007年6月1日星期五

資料遺失

資料遺失接二連三,高科技公司亦無法倖免

其實 social hack 一直是 IT security 最大的問題。

現在的 IT 系統的安全漏洞大多是人為的。就算你的 Operation Procedure 有多完善,但是"人"就是人!

所以我非常認同 "Anything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的說法——也經常深感它的威力!

1 Jun 2007

又多了一篇關於 data 及 automation 的文章:台大醫院系統故障 專家:過度仰賴自動化分析 (CNet 1 Jun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