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部記憶區

2009年8月9日星期日

藤原效應

From: http://www.getjetso.com/forum/thread-326850-1-1.html#pid768315


藤原效應(日文:藤原の効果、ふじわらのこうか;英語:Fujiwhara effect),是指兩個距離不遠的水旋渦或大氣旋渦(例如熱帶氣旋),因為渦度、質量及相對位置的不同,而互相影響的狀態。藤原效應最早是由當時的日本中央氣象台(今日本氣象廳)台長、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咲平在192131年間所進行的一系列水工實驗及研究發表,主要解釋當兩個颱風同時形成並互相靠近時所產生的交互作用,因而得名。藤原咲平發現,兩個接近的水旋渦,它們的運動軌跡會以兩者連線的中心為圓心,繞着圓心互相旋轉。而大氣旋渦亦出現類似情況。


熱帶氣旋之間的藤原效應俗稱「雙颱效應」,熱帶氣旋通常會隨着副熱帶高壓和低壓槽的轉變而移動。由於颱風本身以氣旋式(北半球為逆時針向,南半球為順時針向)旋轉,颱風以外周圍的氣流亦受其影響,為氣旋式風場(風場又稱駛流場)。若有一質點位於氣旋式風場中,必會為風場帶動,移動路徑將為氣旋式旋轉。兩個颱風即因受到彼此風場影響,會呈氣旋式互繞。實際大氣的大尺度背景風場,遠比單純雙颱風交互作用時複雜,再加上水潛熱釋放以及地球旋轉的科里奧利力(科氏力)隨緯度增加,因此兩個颱風除了互繞外,還可能產生合併、分離、拉伸等現象。


藤原效應的發生有距離的限制:兩個距離太遠的氣旋是不會發生藤原效應的。一般來說,兩個颱風通常慢慢靠近,直到相距約10001200公里(亦有說10001500公里之間的其他數值)時,開始受彼此影響,呈氣旋式螺旋軌跡接近,開始產生藤原效應。[1][2]但到800公里左右時,有兩種情形可能發生:合併或者分離。又過程中亦可能隨颱風登陸而造成強度的減弱、消散,改變了兩個颱風的交互作用。


藤原效應的示範過程中,會在水缸內人工產生兩個水旋渦,目的是顯示它們接近時複雜的流動。


藤原效應可大致分為6類:


*互相靠近型(相寄り型):又稱合併型,較強的熱帶氣旋(甲)和較弱的熱帶氣旋(乙)相碰後,乙就會快速減弱,被甲吸收而形成一個熱帶氣旋,而這個合併後的大熱帶氣旋可能變得更強,但有時也不會有很明顯的變化。如2000年範圍廣大的颱風桑美,其西面的風場環流破壞了另一氣旋寶霞的結構,令其減弱而逐漸把它吸收。

*指向型(指向型):一個較弱的熱帶氣旋因另一個較強的熱帶氣旋的運動方向被而受影響。

*追從型(追従型):一個熱帶氣旋首先移動,而另一個熱帶氣旋從後跟隨。如2002年颱風鳳凰,繞完一圈後,最後受到北方高壓駛流場,跟隨風神的步伐。

*時間等待型(時間待ち型):東邊的熱帶氣旋(甲)首先北移,待甲離開後,在西邊的熱帶氣旋(乙)亦開始北移。

*同行型(同行型):兩個熱帶氣旋同時移動。

*離反型(離反型):東邊的熱帶氣旋加速向東北移動,而西邊的熱帶氣旋一邊減速一邊西移。


另一說法是會依照熱帶氣旋之間的強弱程度而不同而大致分為兩種:


*主導體牽引較弱者移動:如果兩個熱帶氣旋一個較強(甲)而另一個較弱(乙)的情況下,甲會影響乙的運動方向,而使乙繞着甲的外圍環流作逆時針旋轉移動,直到影響力減小至有效距離以外而分離,或直到兩者合併為止。以上描述是以北半球而言,若是發生在南半球的話,則是以順時針方向旋轉。

*兩者互旋:如果兩個熱帶氣旋的強弱差不多,則以兩者連線的中心為圓心,共同繞着這個圓心旋轉,直到有其他的天氣系統影響,或其中之一減弱為止。

以下是一些曾發生藤原效應的熱帶氣旋之例子,當中兩個颱風發生生之藤原效應較為普遍,且藤原效應多在西北太平洋發生。


*颱風瑪麗(7414)/熱帶風暴妮艼(7415

o 路徑圖

o 類別:指向型、追從型

*颱風寶佩(7709;在日本又名為沖永良部颱風)

*颱風艾貝(8305)/熱帶風暴班恩(8306)/熱帶風暴嘉曼(8307

o 路徑圖

o 類別:追從型、時間等待型

*颱風派特(8512)/熱帶風暴露比(8513)/颱風斯凱普(8514

o 路徑圖

o 類別:互相靠近型、同行型、離反型

*颱風維娜(8613)/颱風韋恩(8614

o 路徑圖(網頁由上而下第二張圖片)

*颱風歐姬蒂(9121)/颱風派特(9122

o 路徑圖

o 類別:時間等待型、同行型

*颱風丹娜絲(0115)/颱風百合(0116

o 颱風百合路徑圖

*颱風瑪莉亞(0607)/颱風桑美(0608)/強烈熱帶風暴寶霞(0609

o 路徑圖

o 類別:同行型、離反型?

*颱風米娜(0723)/颱風海貝思(0724

o 類別:指向型、追從型、同行型


在大西洋方面,發生最多藤原效應的年份是1995年。當中颶風Humberto和颶風Iris在當年發生了藤原效應,並互相影響其運動方向,後來熱帶風暴Jerry亦因是次藤原效應,被颶風Iris以互相靠近型方式拉近並影響之。1994年,熱帶氣旋Pat與熱帶氣旋Ruth發生了藤原效應,互相影響其運動方向。2004年,一熱帶氣旋被颶風Lisa吸收之事亦是一個例子。[3]


在東北太平洋,藤原效應的發生次數不多。在該地發生藤原效應的其中一個例子,是2005918日熱帶風暴Lidia被颶風Max拉近並吸收。


藤原效應多數出現於西北太平洋,主要原因是由於在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熱帶氣旋(颱風)多,且出現次數較頻密,同一時間可能有兩個熱帶氣旋活躍於西北太平洋,容易造就藤原效應的發生。在東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颶風)、北印度洋及南太平洋區(氣旋)偶爾會見到藤原效應。而南大西洋因幾乎沒有熱帶氣旋生成,所以至今沒有藤原效應在該處發生。

又到放榜時

From: http://hystericireul.xanga.com/708880647/2144821040259182703626178/

明天便是會考放榜了。

說實在,會考放榜,以至有關會考的種種,對我來說是逐漸淡化了,遠去了,像是坐在車上剛刷地掠過的景物一樣遠去,消失在記憶的地平線上。我姐姐很崇拜的一位英文老師說過,如果一個人一生只有會考成績值得自豪,那這個人生也是挺失敗的。

經歷會考,其實不過是人生的一環,或曰人生種種苦楚歷練的第一環。往後我們會遇上更可怕百倍的高級程度會考,大學考試,以至出來工作的面試,或者種種的難題。而會考不過是第一關,當過了這關以後,我們回望,有時也許會訕笑自己當初的愚昧和不智。

但這不代表要莘莘學子輕視會考,鄙視會考。人生的經驗是個人的累積,跟著人們說會考不怎麼如何,自己卻從沒有好好浸淫其中,努力克服挑戰,那這種虛幻的淡然不過是人云亦云,鸚鵡學舌。現在很多學生未克盡一己讀書之責,便塞著屎眼叫囂,或指教育制度失敗,或怪學校老師不濟,或稱身邊誘惑太多,說到尾不過是為自己的蒙混懶惰說項而已。一個人最終只能為自己負責,也只向自己負責。自己也放棄自己,你又憑甚麼責難別人放棄你呢。

不過當年我的會考,自己也實在是幾近沒有作甚麼準備。印象最深的還是跟當時準備高考的姐姐去自修室溫習,搖頭晃腦的就以為自己很盡力了。高考是比會考早開始得多的,高考考完時會考還沒有開始。高考後,有天我在房間溫習數學,那是容易不過的數學習題而已,但我卻不知怎的不懂得做,看著越來越近的考試日期,不禁急得哭了起來。這時我姐姐考試後逛街回來,一打開房門看見桌上的書本、習題,看見淚痕縱橫的我,嚇了一跳,問我:

「做咩呀,點解喊呀,係咪阿丁(我的初戀女友)話唔中意你呀?」

後來我溫習化學時有些很基本的東西不明白,問我姐姐(她化學有A),她的反應是:

「我點識?」

「你A嫁喎......」

「A又點?」

然後她介紹了她身邊一位號稱「Chem后」(「蜂后」個Friend)的朋友來解答我的問題。高考課程裡的Chemistry有多可怕相信讀過的人也會明白,我姐姐就曾說過,覺得Chem根本無理可遁,死記數以千計的化學公式都只是死記,相信那是不少高考化學科考生的心聲。而那位「Chem后」,讀高考時溫習其他科目辛苦時,會:

「唉溫中化溫到好辛苦呀,拎本Chem出黎Relax下先!」

其實我從來不覺得香港的課程不「實用」,或者認為香港的課程「死讀書」到一個地步是如此枯燥無味。世界上的學術知識基本上驟眼看去也沒多大「實用價值」,然而人類文明卻是從這個地基上建立的,發展的。很多知識表面看來沒有甚麼特別,「唔等使」,但一經研究,應用的範圍可以廣泛得很。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發現的「巨磁阻效應」,表面看來很枯躁乏味,與日常生活很脫節,但正因為這個發現,才能令我們的硬碟體積大大減少。

所以我不認為有甚麼科目是「唔等使」的,「沒有用」的。香港人就是囿於這種「有用」「無用」之辨,以至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視野越來越模糊狹窄,局限一點之上。即使大家認為異常枯躁無聊的中文,當中有很多精句到今天還實在地用得上,同時可以擴闊我們心靈的視野,一窺堂奧。就是人人喊打的「聽陳蕾士的淫僧」,其實是一課很好的想像力訓練,認識詞彙、修辭的好範本。香港人就是認為那「無用」,以至連語言也越來越乏味,「勁」「索」「靚」「潮」「掂」已經解決了我們所有需要了。如何「勁」如何「索」,一切附之闕如,空白的腦袋配上空白的「O」字咀型,間中也許還有口水絲垂在咀角邊上。

接觸過不少考生,他們的詞彙和表達力已經貧乏到一個地步,是除了「好」以外沒有其他評語。

「如果我地XXX咁會點呀?」

「咁就唔好囉。」

「點唔好法呀?」

「呃...... 呃...... 總之唔好囉。」

豐子愷曾以農業比喻教育,實在是一個很好的說法。我們著意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給學生,讓學生轉化這些外在條件──如學校環境、硬件、書本知識、資料──到自己的內心去,成就自己的生命。而非像工業一樣,將所有原料擠壓到一個模具上,出廠時查看這個「產品」是否有齊所有配件,齊了便出廠,不齊全便丟棄。是的,也許整個教育氛圍是如此窒息,但是無論如何,學生們應保有自由的心靈,這是誰也搶不去的,從來只有自己放棄,而沒有誰搶走過。

所以我對於那些說「因為社會唔畀空間我,所以我要走功利路線」的說法很反感。不是說要你完全放棄自己的理想,或是完全擁抱自己的理想,而是我相信,當中總有一個平衡點。指責社會沒有給你空間,不過是自我安慰的說法。而同樣地,指責教育制度的缺憾,以此作為自己懶惰、無心向學的藉口,似乎在這一代越來越屢見不鮮。

世事就是這樣,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我和你都不過是世界的一顆微塵,或者細沙,你要戰勝這個制度,然後才有資格去談改善。你在會考中取得好成績,再反過來反思當中的點滴,總比你在準備會考時去玩去放浪形駭,然後一點書也沒讀過卻又怨天怨地怨社會要強得多。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好好下過功夫,卻又去「叉輪廚」考試制度的,不過是喋喋不休的失敗者,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而已。

當年我的中學決定在中六多開一班,令中五升中六實際上只會淘汰一班。當初我的父親很擔心我的會考成績,早早就勒令我家兩個姐姐當天哪都不准去,預備為我找學校。當天一早我大姐和老媽也已在莊啟程,只剩我二姐與我回校。

回到學校,已經有同學巡迴各班班房高唱高雪嵐的《絕》:

「曙光全部熄滅 殺掉我影子
我只能獨處 背后全沒有支柱

什麼叫絕望 抬起眼望望
如今我在你面前呈堂 隨便收看
靈魂被抽乾 殘留著軀干
從此與未了願同存亡 地老天荒
還不夠絕望 尚可更絕望
留給我日後用來形容前面境況
能夠這樣 謝謝你幫忙
將僅有願望都風光殮葬」

拿到成績,與兩位姐姐當然相差很遠,我拿著成績單走出班房給我二姐看,然後問她:

「係咪好差?」

我二姐以一臉不在乎的語氣回答我:

「下,以你完全唔讀書黎講,好好嫁喇喎。」

我二姊當年會考臨放榜前跟我分擔她的憂慮,說這科沒信心,多半D吧,那科雖然還好,但大概不會過C了。然後放榜當天著我跟老媽去莊記排隊(已成絕唱了)。當天九點多一點,我跟老媽和一大群同樣心焦的家長就堆在莊啟程預科書院的門口,等著電話便殺入學校...... 這時電話震天價地響了起來,一聽,不得了,是哭得語音發抖的姐姐:

「派...... 派左喇......」

「下,點呀,無野丫嘛?幾多分呀?」

「嗚...... 嗚...... 嗚...... 6A呀......」

嗯。

我中學的規矩是,取得成績單的學生都要集中到禮堂,然後以學校的準則計算分數。台上會從高至低「唱分」,台下學生便依次上台登記。如果給發現計錯分便要倒扣。印象中我校的這個方法最具特色。

計分的方法是,將你心裡想在高考選修的AL科目相應的會考科目成績乘三,想選修的科目如果是AS便乘二,再將剩餘的科目分數加起來便是總分。當年還是有分A(01)(或稱「真A」)、A(02)(或稱「假A」)的年代,A(01)有5分,(02)有4.5分,B(03)有4分,如此類推。我那年計,最高分應是70分。

當年我那屆的同學成績總體來說雖然慘不忍睹,但是我們那年是有10A狀元的。然後中間經過一輪「無人駕駛」的分數地帶,到後面競爭才忽地激烈起來。而如果一早便知道自己成績不好的同學,唱分環節也就與他們無尤了。反而等待11點(還是12點?)處理的「D位」是正經。

我不知道其他學校有沒有「D位」這種制度,「D位」的「D」指的是「Discretionary」,如果閣下對學校體育、音樂等非學術領域的貢獻非凡,便可以用較低的分數升回原校,每班中六都有三個這種學位。學校的各式英才在會考放榜前先申請這個位作保險,然後各負責老師便會一同開會決定排名,某程度上這個表顯示了這些「非學術學生」的非學術成就。

我不認為這種制度很壞,或很好,說到底就不過是個制度而已。如果我們經常鞭撻香港的風氣是只重視讀書,那「D位」不正是讓非主流學生升學的一個渠道,真正體現全面教育的指標嗎?

由於我那屆多開了一班,所以大家的會考水準是歷史新低。比我大一年的那屆,是十七年來會考成績最好,那年便真的有人29分回不了原校,26分也要去找其他學校的。但我那年,收理科最低的,是17分。

那位當年17分的同學,後來在大學以一級榮譽畢業,現時在日本攻讀博士。

所以,相信我,會考就像人生的其他難關一樣,難關難過關關過,只要你不放棄自己,總有你發揮的機會。現在的香港,學生都太倚賴成性,有甚麼事情都諉過老師、學校、長輩、家庭、社會、政府,總之不是自己的錯。「吾日三省吾身,內省不咎,夫何憂何懼!」

你也許覺得自己意比天高,才勝李白,但現在香港的現實是,你不讀書,便幾乎沒有出路。是的,不讀書也有成功的例子,鄭威濤(成日搞徐淑敏果位板長壽司老闆)便是一例。但無可否認,不讀書,要走的路長很多,苦很多,曲折很多。讀書除了令你有競爭力以外,還能學到各種知識,我實在想不出有甚麼比這更划算。你以為出來社會工作能學到很多嗎?對的,沒有學歷的你也許學到如何面對客人粗口仍笑面迎人,炸薯條,入File,影印,釘裝,搬運,等等等等。我從不覺得讀書應為工作服務,讀書只是為了令你我空白貧乏的心靈,變得繽紛充實起來。

2009年8月2日星期日

Arduino based Office-WTF-Counter



As in any office, my co-workers and I experience several WTF-Situations during our working day. So we decided to implement a simple system to count the WTF's and use them as a metric for our working climate :-)

we use an "emergency stop"-Button which is connected to an arduino. This arduino sends the string "WTF" on the serial line a little python scrip writes them to a file, another processing app count's the lines in the file and offers the result via http, which is read by a processing app for visualisation ...

2009年8月1日星期六

鄧麗欣給我們上的創作課


靚女出書,大家的心態都是「蹺埋雙手睇你點死」而已。粗製濫造的書很多,據說(是據說,因為我還沒看)梁文道的《噪音太多》就錯字連篇,手頭上的《我執》也把胡恩威誤植成「胡思威」(當然啦,小妹的新書也有錯別字啦,請大家多多包涵)。

鄧小姐新書的錯別字數量確是略為驚人。其實,香港大部分作者都不是專業作者,文人出身。暢銷書榜上的多是食譜、財經,甚至地圖;報章專欄的作者來自各行各業,有醫生、律師、食家、議員、教師(不一定教語文科)……讀者之所以看他們的文章,不是因為文筆與創意,而是因為他們的專業知識、見聞、心得等。處理這類文章,編輯/出版社責任重大,要加倍金睛火眼地校對,把不通順的地方大刀闊斧地改過來,不講求文學水平,至少也要讓人看明白。

鄧小姐不過是這群非專業作者中的其中一員。然而,失策的是:1)出版社明比蕉皮佢踩,沒有細心校對;2)鄧小姐放棄自己熟悉的題材,跑去寫小說。

如果鄧小姐寫寫娛樂圈血淚史,童年往事等,那看書的人也不過是想知道些八卦秘聞而已。可以小說好歹是文學類體裁,即或以流行小說作標準,人家的期望還是會提高,「睇你點死」的心態更強。女星寫作,鄧小姐不是第一個,劉若英、徐靜蕾比較聰明,因為她們只寫生活點滴——那不代表她們不夠班,而是如張愛玲所言:「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家常話不也寫出個 Jane Austen﹖

(撇開一句:貽興王批評傅頴「寫作必須真實論」比錯別字更大鑊,我舉腳贊成。這次輪到張愛玲的母親:「如果沒有幽默天才,千萬別說笑話。」)

鄧麗欣小姐給我們上了一堂創作課:別離開自己熟悉的題材;編輯、校對是一項相當專業、而新書發布會上的射燈總是照不著他們的偉大工作。

超空蝕效應潛艇終於要成真?





超空蝕效應(Supercavitation)是一個小薑已經追很久的技術。「空蝕」是一種蠻常見的物理現象,因為流速快的物體壓力低(伯努力定律),有時壓力會低到液體氣化的程度。在一般船艦上,高速旋轉的螺旋槳周圍就常常出現這樣的小氣泡 -- 氣泡中包的不是空氣,而是在低壓下被汽化的水蒸汽。這些氣泡在離開螺旋槳後壓力會突增,導致氣泡內爆,容易損壞螺旋槳,因此在傳統上空蝕效應是一種很被討厭的東西。

但超空蝕就不一樣了。運用相同的理論,超空蝕效應從穿過水中的物體前方開始,產生一個足以包覆整艘船艦的大氣泡,使得船艦本身完全在氣泡中船行。如此一來,船艦變成和在空氣中前進沒兩樣,除了最尖端產生空蝕效應的那個點阻力較大之外,其餘部份阻力都和在空氣中一樣小。傳說中蘇聯就用這個技術發展出了一枚名為 Shkval 的火箭魚雷,可以在水下以每小時 400 公里以上的時速前進。

美國自然不可能從這樣的研究中缺席,除了研究超空蝕效應的魚雷和炮彈(可以直接從船上炮轟潛艦)外,自然使用超空蝕效應的潛水艇也在時程上。這個由 DARPA 在 2006 年發包給 Electric Boat(通用動力公司的子公司)的合約,將在明年測試第一艘 1/4 大小的試驗船,最終目標是一艘 30 公尺長,時速 185 公里以上的潛水艇。

如果這個技術成熟的話,現有的船艦和水中的固定舥沒啥兩樣了。未來世界的海戰,將由超空蝕航母帶著幾十架小號的超空蝕戰機,在海中以每小時幾百公里的時速纏鬥來進行吧!

24/07/2009 頭條新聞 : 「博嘴博舌- 年度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