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部記憶區

2009年8月9日星期日

藤原效應

From: http://www.getjetso.com/forum/thread-326850-1-1.html#pid768315


藤原效應(日文:藤原の効果、ふじわらのこうか;英語:Fujiwhara effect),是指兩個距離不遠的水旋渦或大氣旋渦(例如熱帶氣旋),因為渦度、質量及相對位置的不同,而互相影響的狀態。藤原效應最早是由當時的日本中央氣象台(今日本氣象廳)台長、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咲平在192131年間所進行的一系列水工實驗及研究發表,主要解釋當兩個颱風同時形成並互相靠近時所產生的交互作用,因而得名。藤原咲平發現,兩個接近的水旋渦,它們的運動軌跡會以兩者連線的中心為圓心,繞着圓心互相旋轉。而大氣旋渦亦出現類似情況。


熱帶氣旋之間的藤原效應俗稱「雙颱效應」,熱帶氣旋通常會隨着副熱帶高壓和低壓槽的轉變而移動。由於颱風本身以氣旋式(北半球為逆時針向,南半球為順時針向)旋轉,颱風以外周圍的氣流亦受其影響,為氣旋式風場(風場又稱駛流場)。若有一質點位於氣旋式風場中,必會為風場帶動,移動路徑將為氣旋式旋轉。兩個颱風即因受到彼此風場影響,會呈氣旋式互繞。實際大氣的大尺度背景風場,遠比單純雙颱風交互作用時複雜,再加上水潛熱釋放以及地球旋轉的科里奧利力(科氏力)隨緯度增加,因此兩個颱風除了互繞外,還可能產生合併、分離、拉伸等現象。


藤原效應的發生有距離的限制:兩個距離太遠的氣旋是不會發生藤原效應的。一般來說,兩個颱風通常慢慢靠近,直到相距約10001200公里(亦有說10001500公里之間的其他數值)時,開始受彼此影響,呈氣旋式螺旋軌跡接近,開始產生藤原效應。[1][2]但到800公里左右時,有兩種情形可能發生:合併或者分離。又過程中亦可能隨颱風登陸而造成強度的減弱、消散,改變了兩個颱風的交互作用。


藤原效應的示範過程中,會在水缸內人工產生兩個水旋渦,目的是顯示它們接近時複雜的流動。


藤原效應可大致分為6類:


*互相靠近型(相寄り型):又稱合併型,較強的熱帶氣旋(甲)和較弱的熱帶氣旋(乙)相碰後,乙就會快速減弱,被甲吸收而形成一個熱帶氣旋,而這個合併後的大熱帶氣旋可能變得更強,但有時也不會有很明顯的變化。如2000年範圍廣大的颱風桑美,其西面的風場環流破壞了另一氣旋寶霞的結構,令其減弱而逐漸把它吸收。

*指向型(指向型):一個較弱的熱帶氣旋因另一個較強的熱帶氣旋的運動方向被而受影響。

*追從型(追従型):一個熱帶氣旋首先移動,而另一個熱帶氣旋從後跟隨。如2002年颱風鳳凰,繞完一圈後,最後受到北方高壓駛流場,跟隨風神的步伐。

*時間等待型(時間待ち型):東邊的熱帶氣旋(甲)首先北移,待甲離開後,在西邊的熱帶氣旋(乙)亦開始北移。

*同行型(同行型):兩個熱帶氣旋同時移動。

*離反型(離反型):東邊的熱帶氣旋加速向東北移動,而西邊的熱帶氣旋一邊減速一邊西移。


另一說法是會依照熱帶氣旋之間的強弱程度而不同而大致分為兩種:


*主導體牽引較弱者移動:如果兩個熱帶氣旋一個較強(甲)而另一個較弱(乙)的情況下,甲會影響乙的運動方向,而使乙繞着甲的外圍環流作逆時針旋轉移動,直到影響力減小至有效距離以外而分離,或直到兩者合併為止。以上描述是以北半球而言,若是發生在南半球的話,則是以順時針方向旋轉。

*兩者互旋:如果兩個熱帶氣旋的強弱差不多,則以兩者連線的中心為圓心,共同繞着這個圓心旋轉,直到有其他的天氣系統影響,或其中之一減弱為止。

以下是一些曾發生藤原效應的熱帶氣旋之例子,當中兩個颱風發生生之藤原效應較為普遍,且藤原效應多在西北太平洋發生。


*颱風瑪麗(7414)/熱帶風暴妮艼(7415

o 路徑圖

o 類別:指向型、追從型

*颱風寶佩(7709;在日本又名為沖永良部颱風)

*颱風艾貝(8305)/熱帶風暴班恩(8306)/熱帶風暴嘉曼(8307

o 路徑圖

o 類別:追從型、時間等待型

*颱風派特(8512)/熱帶風暴露比(8513)/颱風斯凱普(8514

o 路徑圖

o 類別:互相靠近型、同行型、離反型

*颱風維娜(8613)/颱風韋恩(8614

o 路徑圖(網頁由上而下第二張圖片)

*颱風歐姬蒂(9121)/颱風派特(9122

o 路徑圖

o 類別:時間等待型、同行型

*颱風丹娜絲(0115)/颱風百合(0116

o 颱風百合路徑圖

*颱風瑪莉亞(0607)/颱風桑美(0608)/強烈熱帶風暴寶霞(0609

o 路徑圖

o 類別:同行型、離反型?

*颱風米娜(0723)/颱風海貝思(0724

o 類別:指向型、追從型、同行型


在大西洋方面,發生最多藤原效應的年份是1995年。當中颶風Humberto和颶風Iris在當年發生了藤原效應,並互相影響其運動方向,後來熱帶風暴Jerry亦因是次藤原效應,被颶風Iris以互相靠近型方式拉近並影響之。1994年,熱帶氣旋Pat與熱帶氣旋Ruth發生了藤原效應,互相影響其運動方向。2004年,一熱帶氣旋被颶風Lisa吸收之事亦是一個例子。[3]


在東北太平洋,藤原效應的發生次數不多。在該地發生藤原效應的其中一個例子,是2005918日熱帶風暴Lidia被颶風Max拉近並吸收。


藤原效應多數出現於西北太平洋,主要原因是由於在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熱帶氣旋(颱風)多,且出現次數較頻密,同一時間可能有兩個熱帶氣旋活躍於西北太平洋,容易造就藤原效應的發生。在東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颶風)、北印度洋及南太平洋區(氣旋)偶爾會見到藤原效應。而南大西洋因幾乎沒有熱帶氣旋生成,所以至今沒有藤原效應在該處發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