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深得公司器重的年輕行政人員,覺得做累了而向公司請了一年無薪假期;先到歐洲各地滑雪,夏天到來時他便跑到冬天的紐西蘭及南美繼續滑雪,以兼職教人滑雪或晚上在餐廳剝薯皮,來幫補昂貴的旅程。 另一位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做三幾年便會歇一年半載以恢復其創意和活力,又能趁機追求自己認為有意義的生活。她曾到北京大學的一個古文班當旁聽生,閑時與文藝界人士聊天,也會四處遊歷;聽說有一批老僧人是中國最後幾個可以演奏一種獨門音樂,便出錢出力找來一隊拍攝人員,以紀錄片形式拍下他們的藝術,送給他們和國家有關部門留為紀念,只希望這種文化遺產不會隨老人的離世而從此絕。 青年危機的現象 也有人到加州的葡萄園及其附設的烹飪學校上課數月,然後開吉普車從英國出發,環繞非洲一圈,為時六個月,然後又回到管理顧問公司幹活。有一位朋友說他要體會什麼是聖經教導的愛人如己和關愛貧窮人,所以要到緬甸一周,住進一所孤兒院,以體驗貧窮和愛心的真義。 我們看到年輕的打工拚命一族,愈來愈追求生活的平衡,工作到快要透支時,不是辭職,便是請幾個月至一年的無薪假期(sabbatical)到處遊歷。香港人不是很現實的嗎?為什麼出現如此現象呢? 科技進步和持續和平的日子,令很多新一代的人能夠在短短的十來年,便能經歷到父母一代要用上超過二十年的時間才能達到的生活水平和世界觀。愈來愈多年僅三十歲的人,已享高新厚職。他們的工作性質多元化,使人閱歷廣、接觸面多,經常坐商務客位出外公幹,幾年間已遊歷過多個國家,所以很年輕已有一種什麼都到過、做過的感覺。 現代青年人可以提早達到豐富的閱歷和優愈的生活質素,難怪他們不用等到中年就開始反省他們的下半生;「中年危機」猶如提早了十幾年臨到青年人身上,形成 「青年危機」(quarter-life crisis)心態和現象。 「青年危機」所帶來的反應不一:有些人嘗試用更多的物質生活去挑戰自己;有些人卻會選擇暫時停下來,再造自己,回復生命氣息。選擇後者的人會愈來愈多,因為穩定和富裕的經濟環境給予青年人更大的空間去追求「後物資主義」的價值觀。 公益事業漸受重視 所以我們看到近年有一個趨勢,就是人們對公益事業的重視。有些人開始覺得與其把所有假期放在高爾夫球場、海灘度假勝地,倒不如更有意義地利用一個長假期幫助別人。到山區學校教英文、到農村蓋房子、參加醫療部隊救災、訪問NGO的扶貧項目等,都成為愈來愈普遍的度假方法。 很多人以為參與公益工作,只屬於工資高、家境好、具備經濟條件的人的新嗜好;或者只有成績不夠好的人,才會甘願加入工資偏低的NGO。 家境不算好、會考考獲九優的小師妹,拿到獎學金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國際關係,剛剛畢業回來。這樣優秀的人才,是各大投資銀行或管理顧問公司爭相招聘的對象。她的月薪可達四萬元,但她卻到非洲參加一個NGO的扶貧工作一至三年。我們還為她將會拿到高出一般NGO工資的八千元而感到欣喜。 她的機會成本是四萬元,但我們反而為八千元的NGO薪金而喝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是不是因為小師妹懂得把非洲扶貧工作所帶來的 非金錢回報,如國際閱歷、助人的滿足感、道德優異感等,算到其機會成本去?還是我們必須要用另一種價值系統去理解? 生命質素vs生活質素 還是那個渴望到緬甸孤兒院學習愛人如己的朋友說得好:「很多人會抱消費者的心態去參與公益事務。低層次消費者會簡單地計算,捐款(或付出的勞力、時間)可以帶來多少金錢上的回報;高層次的消費者還會懂得計算非金錢回報,包括提高自我形象、國際視野、人脈網絡。不過,一個真正的公益人是價值觀驅動(values-driven)的:他重視生命的內在價值,追求的是「生命質素」。這種道德價值觀與一般計算回報的消費者心態截然不同! 這種「生命質素」觀,無論出發點是孔子所說的「仁」,還是耶穌所說的「愛人如己」,都超越了物質主義的「生活質素」觀。在功利主義聲勢囂張的大氣候下,新一代人真的可以回到對價值的重視? 我這幸福的一代,有空間、有自由去塑造生命的質素,去追求「後物資主義」的理想,對社會、歷史、文化有承擔。我們是driven by values,質疑driven by greed之說。我們渴求經濟發展 - 一種包含多元內涵的持續發展,能夠兼顧社會公義、關愛、民主、自由、環保、保育等價值。 社會各階層應如何回應新生代價值觀的崛起? 價值觀驅動的新生代.二之一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