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部記憶區

2008年11月1日星期六

呂大樂:政府經常「政治自我引爆」

政府冇根本嘅改變,佢哋嘅情況只會越來越差⋯

----

From: http://www.hkreporter.com/talks/viewthread.php?tid=259402



時事評論

P10 信報財經新聞 呂大樂

2008-10-28

新思維網絡



--------------------------------------------------------------------------------



政府經常「政治自我引爆」



--------------------------------------------------------------------------------



   自特區政府成立以來,不止一次見到這種「政治的自我引爆」的狀況:認受性低落和民意基礎薄弱的特區政府領導嘗試「闖關」,結果往往不但事與願違,而且還引起了社會強烈的反應,爭議難以平息,事情愈搞愈大。董建華年代,上述情況屢見不鮮。



  本來滿以為由曾蔭權領導和以公務員為核心的領導班子會在政策醞釀的問題有較敏銳觸角,可以減少這一類施政失誤。可是,近期生果金事件所見,現在的領導班子一樣重蹈覆轍,既無法順利推出新政,威望受損,又難以控制矛盾進一步擴大,以至民意升溫,甚至官民進入對立的狀態。





典型自我引爆做法



  剛發表的施政報告有這一段,「……我們考慮到人口急劇高齡化的趨勢,而政府資源有限,現行建基於簡單稅制,無需供款的社會保障及福利制度要持續發展,
必須將資源用在有需要的長者身上。政府有需要考慮引入某種形式的入息或資產審查,同時確保現在已領取高齡津貼的長者不受影響。」而這是典型香港
區政府「政治的自我引爆」的做法:  一、首先,拋出了一個關乎長遠發展的課題(通常的語調是本來現在的領導班子大可不處理這個問題,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
政府,要考慮目前某些制度安排是否可以持續發展,於是就算明知會引起爭議,亦必須正面面對—常用語是「必須將資源用在有需要的〔某類人士〕身上」)。



  二、拋出來供大眾討論的,自稱只是一項建議(常用語是「政府有需要考慮引入某種形式的XX」),無所謂事在必行,但想聽聽市民意見(在政府領導眼中,這已經可以給自己彈性和一條後路,形勢不利時亦有下台階;但在市民看來,世界上並不存在政府全無立場,純粹為了聽聽民意的政策建議這回事,所謂未有既定看法的建議,背後必定有潛議題)。



  三、政府以新政策並不影響現有安排底下的相關利益群為理由,而以為這樣能將矛盾面縮小,有利於爭取社會支持(或因分化而減少反對聲音)。





欠缺長遠安排理念



  以上三點是政府領導的主觀意願,而現實則是反對力量和市民均看不見政府真正有長遠的一套。政府領導所提出的長遠發展課題,其實只涉及公共財政管理,而
並不是更全面地規劃某種社會服務的藍圖。所謂必須盡早處理的難題,是一個管理者(及反對任何加稅安排的利益團體)的問題。政府關心的問題是控制開支,而市
民大眾則要求如何維持一定的社會服務水平。



  特區政府作為一個「行政政府」(administrative
state)一向只會把問題逐項處理,不談龐大的框架及長遠安排。但今時今日在沒有(或說政府不願意制訂)一套理念(例如:如何看待養老)、框架(例如:
如何逐年發展出更全面的高齡人口社會服務)的情況下,而要求市民在公共理財的題目裏面作出回應(甚至是妥協),結果一定是一哄而上,集體表示反對(因為表示贊成一定只會有損失,不能從政府手上取得任何交換條件),其他事情日後再作打算。特區政府那種不談理念、框架、政策大方向、分階段發展的步伐與步驟的所謂務實、靈活、漸進作風,對市民大眾毫無說服力可言。




  政府領導「高瞻遠矚」,一番「好意」預早提出警告,但卻又迴避關於理念、政策框架討論的做法,結果只會製造一次政治機會,讓不同考慮、打算的反對力量、市民大眾發展共同的反對立場,一致反對政府的建議。



  現今特區政府的領導班子較之前的略為敏感,見形勢迅速惡化,懂得知難而退,把建議中的審查立即抽起。政府領導當然自以為能夠自圓其說,找到了下台階
梯。事實上,特區政府認受性低落、民意基礎薄弱的弱點又再次在市民大眾面前表露無遺。反對聲音會乘勝追擊,繼續向政府施壓。



  經過上述的動員過程之後,反對聲音會開出一個更宏大的議題(如市民的退休保障、全面的老人社會服務)來延續抗爭。就算政府讓步,亦無助於化解矛盾和衝突。



  特區政府作為一個「行政政府」素來以不談意識形態(曾特首常用語是「佛偈」)、理念、框架為施政特
色,以為這樣做才最務實。但因為民望低落和在社會上缺乏支持的聲音,在沒有考慮理念、框架等問題而拋出一個所謂關乎長遠發展的課題,結果是反被迫要進入一
個道德化的爭論。整個討論充滿「良心」、「良知」之類的用詞,而參與「討論」的團體、人士只在於表態,再無政策內容的辯論可言。一個自稱務實的政府卻塑造
出一個接一個情緒化、道德化的政策討論,實在諷刺。






予反對派可乘之機



  反對的一方已看準特區政府的弱點,他們也樂得搞「道德政治」的一套,將政治及政策議題套入道德框架,進行動員。在此之後,討論圍繞對與錯的問題上進
行,而媒介的焦點在於政治組織、領袖如何取態。媒介的興趣加快不同立場歸納為支持和反對兩方面,接下來的就是由媒介來「點票」,看看某某採取什麼立場,而政策討論便進一步淡化



  特區政府無功而返,聲望進一步下跌。下次發生問題或出現爭議時,政府更無把握控制局面。



  自九七以來,特區政府經常陷於這樣的「政治的自我引爆」的過程。單靠領導班子改組,顯然未能改變上述情況。





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沒有留言: